随着母校六十周年生日的临近,在内心深处情不自禁地涌起对母校的怀念感激之情。回想起在母校的三年学习时光,它是我坚实的起点,让我在人生的道路上昂首阔步、奋勇向前。
刘汉明,85农经班,北海市铁山港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我是一九八五年九月进入广西华侨学校(即广西华侨职工中等专业学校)学习的,读的是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美好的校园生活,让我不仅收获了学业,也收获了关爱,还收获了友谊。校园的往昔,美好而亲切,同学间的欢声笑语记忆犹新,老师的谆谆教诲至今难以忘怀。
当年,我初中毕业后,就进入工厂做工,成为一名“打工人”,工作期间因工作积极肯干,厂里有管理岗位调整和外出参加专业培训的机会,数次擦身而过。这曾让我十分苦闷,提升学历成了我最为迫切的事。我在心里暗下决心,一定要一边工作一边学习。之后,我开始密切留意学校招生情况,此时广西华侨学校的招生信息燃起了我的希望,但因为那时候通讯不发达,获得的招考条件信息有限,为了知道自己是否达能到报考的条件,我怀着忐忑的心情向广西华侨学校写信询问报考条件。很快,我收到了卜国志校长的亲笔回信。当时的我并不认识卜校长,从信中得知我可以报考的消息,我感动不已,也相信了这个学校是个十分负责任的学校。卜校长的回信,让我得以顺利报考并成为了侨校学子。
一九八五年九月一日,本是入学报到的日子,但是遇上滂沱大雨,道路受浸,县城开往首府的班车延期,我只能延期到校。一九八五年九月二日傍晚,我踏入了广西华侨学校,这是我与广西华侨学校渊源的开始。怀着憧憬、激动、紧张的心情踏入校园,第一眼见到的青葱草木、楼房建筑、和蔼老师,都成了日后萦绕在我心头的思念。当时赶到侨校时,负责学生报到事宜的工作人员已经下班。面对着陌生的环境,我不知道怎样处理报到的问题。这时,我遇到了一名年轻老师,他一边热情地与我打招呼,介绍学校的概况,纾解我紧张的心情,一边帮联系工作人员为我办理相关的入学手续。那时的我心里泛起了感动的涟漪,真切地感受到,侨校的老师真好!这位年轻老师就是杨永强老师,后来也是我的班主任。杨永强老师在我的学习生涯中对我的影响是极大的,他在与我们相处的过程中常常给予我们帮助,亦师亦友,可敬可亲,我对他非常敬重。印象很深的是,有一次,学校里组织歌咏比赛,杨老师选择合唱歌曲《深深的海洋》作为比赛曲目,直到现在每次唱起这首歌的时候,我心里感受到的不仅仅是悠悠的相思之情,更多的是深深感受到杨老师对我们的殷切期望——知识犹如深深的海洋,鼓励我们无论是在学校或者毕业工作后,都不能忘记书山有路、学海无涯。毕业后,杨老师还时常和我书信往来,一如既往地鼓励关心着我的工作和我的成长进步。
在校期间,学校领导的严格管理,老师的严谨教学,教职工的关爱等都给予我深刻的影响,并将继续激励我在工作和生活中保持昂扬饱满的热情,不断努力,奋发向上,来报答母校师长的深厚感情。学校党委书记王广德、教务科科长满超英老师紧抓思想政治教育,鼓励我们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在老师的鼓励下,我向学校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邹东明副校长,在学校时经常鼓励我,在我毕业工作之后,依然经常关心我的工作情况。还有杨壁、徐建英、黄海娃、林艳娥、林喜祥、邓汉林、方鹤章、周碧婵、黄奇志、何卡奇、卢碧群、杨莉青、钟彩庆、罗木林、苏士伦、吴德倩、赖锦声、谢伟群、刘慧军、黄海鹰、魏南国、黄建思、彭庆堂、张善兴、张春兰、王振荣等老师,都给予我关心帮助。
在教学方面,当时因为缺少中专农经专业方面的相关教材,学校采用了大专的书籍进行授课。授课的老师认真负责,讲课细致入微,同学们学习的劲头很足。教授我们《经营管理》课程的蒋振清老师,经常鼓励我们要敢于进取,将来做有贡献的管理者。我备受鼓舞,也树立自己的奋斗目标,我相信且坚信我能够做得到,也为这样的目标不断奋斗着。我一方面认真学习专业课程,一方面学习有关新闻报道写作知识,并积极向各媒体投稿,多篇稿件曾被刊载于《广西侨报》《人民日报海外版》等。在这个过程中,我得到了学校大力支持,校领导和校办等部门都为我提供信息素材,这也为我毕业之后从事行政管理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毕业后我多次回到母校,每每感受学校的变与不变。变的,是学校实现了长足发展,这令人鼓舞!不变的,是师长的情怀,令人无法忘怀。比如学校资料室的邓阿姨、图书室的黄阿姨等,她们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在我借阅图书资料的过程中,都给予了我关心和支持,让我总是能高效地获取到需要的书籍或资料。负责班车接送管理的方叔叔(方国良)也让我十分感动,我在校学习期间,因班级外出实习需要用车等原因与方叔叔联系,在熟络以后,方叔叔常常在节假日邀请我去他家做客,至今还记得方叔叔爱人罗阿姨做的美味“啤酒鸭”,他们一家待我如同家人一样,让在外求学的我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至今回想起来,仍然深怀感激,倍感暖心。
得益于母校三年对我的培养,让我在学习钻研、做人做事方面都有极大的收获。经广西侨校毕业以后,我先后在赤江华侨陶器厂、铁山港区党委组织部、营盘镇党委、铁山港区纪委监察局、铁山港区人口计生局、铁山港区科学技术局、营盘镇党委、铁山港区人大常委会工作,并在不同的岗位上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曾获得国家、自治区、北海市、铁山港区等多项荣誉称号。同时,在工作期间我也不忘学习,完成了大专、本科、研究生的学业。回想起来,这一切都离不开母校的精心培育,是母校造就了我,我为我是侨校学子而自豪!
饮水思源,我非常感念母校对我的教育之恩。母校就是我家,师长就是“北斗”,今后,我会主动地“常回家看看”,以汲取更多营养,增强更多力量。另一方面,对于母校的工作或事业需要,我一定做到有召必回。现在在母校六十周年校庆到来之际,我衷心祝愿校庆活动圆满成功!祝福老师校友工作顺利、幸福安康!迈进新时代,再祝母校办好“侨”字特色,充满活力,蓬勃发展,再创辉煌!
姓名:刘汉明
班级:85农经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