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华侨学校-今日足球竞猜
发布时间:2015-09-10 作者:中国-东盟职业教育联展暨论坛微信平台 浏览量:6130

2015中国-东盟职业教育联展暨论坛学生技术技能展活动由学生技术技能展和学生艺术技能展演两部分组成。有全区本科高校、职业院校,国内8省市参展院校,港澳台学校若干所,东盟国家等国外院校参与此次展览。
中国馆重点展示我国适应产业转型升级、服务经济发展,体现创新示范专业建设、骨干专业建设、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职业教育成果,展现职业院校学生高超技术技能的作品,以及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表演等教育教学成果。
推进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是弘扬中华文化、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服务民族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广西结合桂绣、蜡染、坭兴陶、南珠贝雕等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和技艺,积极推进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工作,安排24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17所中等职业学校建设民族文化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基地,3所职业院校成为首批全国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点。近年来,共建成40余个民族文化传承创新职业教育基地,建立30多个大师工作室,培养了2000多名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技术技能人才,师生创作的作品累计获得国家级奖210多项,自治区级奖360多项。
参展学校:广西纺织工业学校、北部湾职业技术学校。
广西光温水土资源丰富,被誉为“天然大温室”,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区位优势明显。围绕自治区党委、政府实施现代特色农业战略部署,在提升广西粮食、糖料蔗、水果、茶叶等特色种养产业水平,服务富硒农业、有机循环农业、休闲农业发展,建设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等方面,大力开展农业技术培训和农村基层干部培训。2014年举办新型职业农民培训266期,培训人数达1.33万人,发放培训教材10.8万册,认定新型职业农民5140人。职业院校面向社会累计开展现代农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100多万人次。
参展学校: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职教集团案例学校:广西职业技术学院、苍梧县中等专业学校、横县职业教育中心。
围绕自治区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强国战略,广西职业教育主动适应国家发展先进制造业的战略部署,重点建设450个产教深度融合的职业教育示范特色专业及实训基地,开设了100多个制造大类专业,实现专业对重点产业的全覆盖,每年为制造行业培养10多万技术技能人才。与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德国采埃孚(zf)公司、abb(中国)有限公司、大连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上汽通用五菱集团等国内外大型企业共建实训室(创新应用中心),开展校企合作、科技研发、师资培训与技术服务,有力支撑区域产业转型升级,标志着为“中国制造2025”培养“高、精、新”技术技能人才进入新阶段。
案例学校: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柳州职业技术学院、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广西机电工程学校。
按照广西建设“一圈两带七轴”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战略部署,加快发展商贸物流、金融、旅游、养老等服务业,建成服务“一带一路”、面向东盟、辐射西南中南现代服务业发展新高地的要求,广西职业教育重点围绕优先发展的现代服务产业,开设了旅游休闲、商贸交易、金融商务、现代物流、健康养老等中、高职专业100多个,实训基地60多个,每年为广西现代服务产业培养4万多名技术技能人才。在旅游、养生养老、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领域的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方面,建设了一批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公共实训基地,积极服务广西发展和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
参展学校:广西金融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广西中医学校、南宁市第三职业技术学校。
大力开展职业教育扶贫是落实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广西发展定位要求的具体举措。按照自治区人民政府继续推进教育扶贫的工作部署,教育厅、扶贫办等5部门出台了《广西职业教育扶贫富民工程实施方案》,确立实施“9 3”教育精准扶贫、建立资助系统、全面落实贫困家庭子女学历教育补助政策、加强技能培训、帮扶就业创业等5大任务,以实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目标。
参展学校: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校、广西右江商业学校。
广西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的职业教育区域交流与合作原则,服务北部湾经济区开发、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国家周边外交战略,积极搭建广西与港澳台地区、东盟以及欧美等国家的职业教育交流与合作平台,在中国-东盟博览会期间联合举办中国-东盟职业教育联展暨论坛,启动了中国-东盟联合大学的建设。
参展学校:南宁职业技术学院(桂港职教中心)、广西华侨学校、靖西县职业教育中心学校。
东盟馆(每个国家1块展板)。
特邀国家展区(法国、韩国、澳大利亚、东帝汶)。
咨询电话:
19195671609
19195671609
